首页 > 益美赫山
益阳桃江:花园洞里有洞天
作者:朱金良 来源: 时间:2021-06-11 13:15:00责任编辑:

花园洞村,坐落在益阳市桃江县桃花江镇东八里端阳山下一盆地,2008年行政区域调整,这里由原桃花江镇的花园洞村、中七里村、文家渡村、腰子仑村合并而成新的花园洞村,辖2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5100亩,耕地面积4500亩,现有总人口4680人。这里山清水秀,别有洞天,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相传这里是楚三闾大夫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生活、读书、创作的地方。据专家考证,屈原在这里至少生活了12年,并在此种花上百亩遂得名花园洞。花园洞,因屈原而得名,两年前,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纳入到了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蓝图。

在今天的桃江花园洞村,留下了许多屈原隐居的传说和遗迹。书房村的“书房屋场”是屈原居住、读书、写诗的地方,规模很大,占地约十亩地,原始的屈原屋场已无法查考,现在残存的是明代以后的老屋场。村口的“下马坪”和“下马石”是客人拜访三闾大夫下马的地方,村后有为纪念屈原而取名的“端阳山”。村里有“三闾桥”, 为乡人纪念屈原而修,是现今桃江最古老的民间石桥之一。屈原酷爱兰花,读书写作之余,种了很多兰花,“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相传“花家坪”就是他的花圃。

受屈原爱种花、爱读书精神的熏陶,世世代代的花园洞人养成了勤劳简朴、耕读传家、淡泊清廉的高雅情操和优良传统。屈原种下的兰花代代相传,现代种花100余亩,主要是彭氏兄弟,其中彭均安种兰最著盛名。彭均安爱兰种兰还有一段机缘巧合,平时爱读书爱看报的他一次读到一篇《一束兰花和一栋洋房》的文章,马上联想到做草药郎中的老父亲曾经提到的“吉祥草”,这里的兰花与父亲提到的“吉祥草”太像了,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屈子兰文化的一种暗示!基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1982年,生于端阳山下花园洞村的彭氏兄弟开始了美丽而漫长的兰文化之旅。为了真正识兰、懂兰,他们购买《兰谱》,订阅《中国兰花信息报》,去岳麓山兰圃、杭州兰圃、成都兰圃、南京植物园等地向专家求教。为了发现和培育更多的兰花名品,弘扬传统兰文化,他们踏遍深山老林,痴心寻觅野生兰花,精心培育优良品种。目前,花园洞兰圃拥有名贵兰花品种上百个,种养兰花上万株。彭均安所种“屈原兰”多次湖南省兰花展览会、中国兰花博览会、国际兰花博览会上获得金奖银奖。如今,花家坪已成为兰花种植基地,所培育的兰花品种繁多,优雅芳香,闻名海内外。中国兰花协会原秘书长刘清涌先生来到花园洞村,闻着兰之幽香,挥毫泼墨,题写“花园洞兰圃”遒劲有力的牌匾,以示对花园洞村民传承中国兰文化精神的高度赞誉。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近兰者雅。多年以兰为伴,花园洞人深切的感受到了“花中君子”的品格与魅力,兰花之形之色不仅能美化环境与生活,更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们高雅清廉的志趣,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现在花园洞村,民风淳朴,邻里团结,家庭和睦,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爱老尊贤、互敬互助、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好学向上、耕读传家、淡泊清廉蔚然成风,不少农家子弟,从这里走出去进入高等学府,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利用好花园洞的自然资源,建设美丽乡村,造福广大村民,这是我们的职责”在今年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新当选的花园洞村支部书记涂光华说。说起花园洞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今后光明的发展前景,桃花江镇党委书记文志军更是如数家珍、信心满满:“屈原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留下了很多遗迹和传说,加上洞府宝地优美的环境,更有这次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花园洞村迎来了新的重要发展契机,村里将围绕建设美丽乡村,以兰为媒建设一个集培育、种植、观赏于一体的大型兰圃,布局一个兰文化展示厅,宣传好中国高雅清廉传统兰文化,进而打造花园洞珍稀花卉苗木基地,助力新农村建设;同时,利用屈原生活遗址,修旧复旧,建设仿古江南民居,打造名副其实的花香农家乐,发展特色乡村游,让村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老村落,正青春。益阳市桃江县桃花江镇花园洞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为其赢来新的重大发展契机。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现在,桃江县委、县政府正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大对花园洞村软硬件建设投入,将其规划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努力把花园洞打造成为湘中地区传承屈原文化、耕读传家农耕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高雅清廉兰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并借此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花园洞古村落重新焕发青春,把花园洞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花园洞村传统民居外景

山清水秀花园洞

鸟瞰花园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