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场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矛盾的漩涡中去。”今年以来,益阳市司法局党组号召全系统工作人员满怀深情开展“迎建党百年、护和谐稳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主题活动,为益美益阳营造一片和谐,也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细致入微 群众受益
5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的夜晚,安化县江南镇镇政府的会议室座无虚席,70余名镇村干部正在听取江南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法治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细心周到地引导,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从今年5月开始,安化县司法局江南司法所与镇村两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配合,开办法治夜校,由市、县法律专家、司法干部、人民调解员轮流授课,每月一次。夜校开办两期,已有146人参学,与此同时,司法所还与村、社区建立了“网小格”+“1234”+“道德档案”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工作模式,线上“网小格”点对点“云调解”,线下入户面对面“协商调”,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枫桥经验”;市、县司法行政部门还将道德档案引入激励措施,调解员积极履职,成功化解矛盾纠纷的每件奖励道德档案积分,矛盾纠纷当事人或参与人主动协调、配合化解矛盾纠纷的每件奖励道德档案积分。不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每件扣除励道德档案积分。南县司法局将日常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严格落实村(社区)每周、乡镇(街道)每半月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注重抓小、抓苗头, 4月至6月,该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720次,其中村(社区)一级1660次,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256起,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达98%,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司法工作者细致入微的调解,这样调解,我们群众受益。”村民普遍反映。
攻坚克难 感动医患
3月26日,一起持续时间长达8个月的医疗纠纷,在市司法局、市医调中心开展的“送《民法典》进医院,为民办实事”活动中成功化解。
77岁的患者王爹,有脑梗病史,去年7月15日,因脑梗入住市区一家医院,治疗过程中相继出现第二、第三次脑梗死引发医疗纠纷。医患双方曾就此协商不下10次,达不成共识。今年2月19日,市医疗纠纷调处中心受理该纠纷后,立即指派调解员姚硕儒、刘志超进行了第一轮调解。由于患方与医方意见很不统一,第一轮调解不欢而散。调解员毫不气馁,随后组织双方进行了第二轮调解。由于双方各不相让,第二轮调解陷入僵局。3月25日,市司法局、市医调中心开展“送《民法典》进医院,为民办实事”活动,市司法局领导、市医调中心副主任黄学良与姚硕儒、刘志超一道,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医患双方在认真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后,终于由激动变冷静,最终达成了令人满意的协议。
6月16日,医调中心接到某医院通报,患者邓某因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无救治希望,家属不能理解和接受,邀集30余人到医院讨说法,要求巨额赔偿,医院请求医调中心速派员前来处置。调解员周宏、张艳到达现场后,立即调查了解情况,很快得知,这是一起已有16年的陈年积案,病历资料不全,当事医务人员有的已退休,有的早已调离,情况复杂,双方争执大,家属诉求高,调处难度大。面对错综复杂的纠纷,调解员立即组织现场碰头会通报案情,正面劝导。通过5个多小时的耐心沟通,患者终于将诉求降低。 6月17日上午9时,调解员拿着专家评议意见书再次与院方沟通,指出该院应负的责任,希望院方实事求是给予补偿。”摆事实、讲道理、不厌其烦、苦口婆心交流沟通。通过12个小时的艰辛努力,终于使医患双方握手言和,一起16年的积案被成功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