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育红村一幅村美民富的美好图景映入眼帘,作为全市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育红村先试先行,引领示范,奋力书写“村美民富”的答卷,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四重奏。
从“撂荒地”到“示范地”,农民闲地忙起来
“这两块地是我的,几年前一直荒废在这,现在搞了稻虾种养,瞧瞧这龙虾的个头,今年又能卖个好价钱。”徐育新对着自家的稻虾田,乐呵呵的说到。
据了解,育红村依托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方式,打造千亩高标准“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发展稻虾养殖户百余户,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亩产值大幅增长,也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育红村的千亩“稻虾生态共养”示范基地,稻田片片如镜,从空中俯瞰,美如画卷。
从“出去干”到“在家干”,农业王牌亮起来
“我的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我自已能在合作社打工,我每年的年收入纯赚4万多元,这样我就不用外出打工,还能照顾家人一举多得。”国安米业员工李建明说到。
村内龙头企业国安米业推广“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结成伙伴关系,企业提前下单,农户按单种植,企业照单全收,避开了价格波动的不利,也保证了产品的销路稳定。同时接纳脱贫户用工,直接安排就业人员58人(其中脱贫户15人),辐射带动周边县16000户农户种植优质稻,为农民增加纯收入579.14万元,安排驾驶员、机械工、技术员、行管人员等固定工75人,吸引3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从事优质稻种植。孙益峰、邱清、张可先等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企业务工等多种途径在家门口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从“死资源”到“活资源”,集体经济盘起来
“我们还盘活村集体资源,让闲置资源活起来。”育红村村支书吴美珍介绍到,育红村原有一块闲置的蔬菜基地旧址。村支两委几经琢磨,决定自己搞规划,以村集体牵头主导产销的方式成立了育红村疏溪稻虾蔬菜专业合作社,立足在原有基础上对本村承包的80亩面积,总投资50万元,大力发展木耳菜、丝瓜、甜瓜等品种的良种繁育,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带动周围十余人家门口就业。
通过自主经营、盘活资产、有偿服务等方式,育红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飞跃,劳务经济、扶贫带动、市场共建等多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模式,“量体裁衣”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从“脏乱差”到“净齐好”,美丽乡村靓起来
育红村的李大爷喜欢一大早逛逛自家的小园子,给自己种的菜和花培培土。“晚上再去村部广场和村民们一起跳跳广场舞,感觉生活过得很有滋味,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李大爷说到。
如今的育红村,跟李大爷一样感觉生活有滋味起来的人很多。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明“六个一”工程的实施,育红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以村主要干道、菜园改造为重点,提升标准、打造亮点,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统领,向脏乱差宣战,建设清洁家园。党群齐心,使一个村容破旧、柴草乱堆、脏水乱流的村庄变成了街道整洁、庭院利落、环境优美的诗画田园。
现在的育红村,一个“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优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中鱼口镇党委书记夏琳表示,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百姓从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走出一条符合中鱼口镇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