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阳区应急管理局在2022年度全省应急系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的通报中榜上有名,经过层层考核筛选,资阳区应急管理局在“自然灾害防治减灾”工作中脱颖而出。
2022年,资阳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力管控安全风险、堵塞监管漏洞、提升基础建设、营造社会氛围,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防灾减灾工作成绩斐然。
一、高位推动,安全责任进一步压实
(一)持续筑牢安全发展思想根基,更高站位抓学习、更高频次抓部署、更高标准抓督查。党政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主动“讲安全”“抓安全”,把安全生产融入到调研、督查等各项工作中,安全生产纳入年度测评重要内容,做到“逢会必讲、逢事必讲”。安全督导检查中,采取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倒逼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提升工作实效。
(二)持续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一是抓好党政领导责任。通过制定区级领导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形成“党委总揽、政府落实、部门联动、人人尽责”的工作格局,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地生根。二是抓好部门监管职责。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研究制定《关于明确民宿等新事物、新业态安全监管牵头部门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安委会抓总、12个专委会分领域、9个乡镇安委会分区域抓落实的“1+12+9”工作推进体系,实现部门安全职责到边到底。三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法》《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宣讲活动,督促企业建立从法人代表到岗位员工的全员安全责任清单,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三)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各项工作,6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资阳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与应急管理局实行“局队合一”,下设安全生产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科级二级机构),配齐执法装备、执法人员制式服、执法人员保险等。
二、深化整治,风险隐患进一步消除
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攻坚、潜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加强风险管控。
(一)清单管理,持续督导查问题。一是工作“清单式”交办。区政府主要领导对联点乡镇(街道、经开区)的区级领导逐一进行安全生产工作交办,明确要求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和企业开展综合督查,做到“七必查、五落实、四一律”。二是隐患“清单式”治理。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对应制定安全生产检查任务清单,要求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并由行业监管部门进行检查,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问题“清单式”督查。在企业自查、监管部门检查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督查,执法人员照单核对,将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后形成清单,及时移交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督办,并按照整改时限进行复查验收,形成闭环管理。
(二)“三措”并举,化解风险早防范。一是做细“两个清单”。把建立隐患清单和整改清单作为专项整治的有效举措和重要指标,采取定整改责任单位、定整改负责人、定整改完成时限、定整改成果绩效“四定措施”,确保整治目标全面实现,有针对性查“病灶”、找“病因”、拔“病根”,破解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等制度机制难题。二是下发风险提示函。根据不同月份、不同时段、不同季节生产安全事故的规律特点,发布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提示,根据各行业领域事故发生情况,适时下发通报,剖析事故原因和属地监管、行业监管及企业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各类事故如何预防,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或工作建议。三是专家诊断定制服务。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组织专家对园区重点企业逐个进行“把脉问诊”,实施安全指导定制服务。
(三)突出重点,深入排查强治理。应急直管行业领域:应急系统行政处罚50余万元,行刑衔接2起。自建房领域:排查经营性自建房共计3606栋,非经营性自建房70275栋,对已鉴定为C、D级的经营性自建房37栋制定整治方案,逐栋研究、精准施策、科学管控。防溺水方面:广泛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构建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校联动的工作责任体系。交通安全方面:开展路长制试点工作,推动市整治办交办的68处事故多发路段隐患整改,对S319线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提质改造。完成农村公路194条线路119.54公里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改造农村公路危桥5座。处理超载车辆169台次,非法改装车辆11台次、源头处罚4起,卸载和转运砂石1700余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对气瓶、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开展专项整治。消防安全方面:对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高层建筑等开展专项整治,警示约谈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场所的主要负责人,督促抓好隐患整改。燃气安全方面:巡查燃气设备744余台次,管线244公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178处。
三、巩固创建,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聚焦“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建设,形成了统一领导、权责一致、上下联动、防救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和网格化治理格局。
“标准建设”精准实施。严格按照场地、设施、制度等方面“五有”标准落实,有效完成了基层应急管理化建设目标任务。“网格管理”求实求效。全区124个村、社区以各自管辖范围为基础,科学划分292个普查网格片区,选优配强专兼职普查网格员339名,实现了全区应急管理网格一体化、直报风险隐患智能化。“救援队伍”不断健全。坚持专常兼备,每个乡镇统一招聘两名专职消防队员,统一培训上岗组建了24支1200余人的镇村应急扑火队,推动基层救援队伍体系不断健全,确保灾害事故处置及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各乡镇应急办针对汛期、防火期,分别制定汛期防抢撤预案9份、森林防火预案7份,今年以来,开展区级应急演练3次,镇级应急演练18次。“安全氛围”全面深化。开展安全生产相关论述专题辅导,广泛开展“五进”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在省、市、区网站和益阳日报等媒体推送安全生产宣传文章300多篇。
四、科学应对,防救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提升应急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类专项预案的修订,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不断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各相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自然灾害处置、易燃易爆、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等各类演练152场次,参与人员29481人次。
(二)有序应对自然灾害。2022年,我区先后启动防汛Ⅳ级、Ⅲ级应急响应各2次,抗旱Ⅳ级和Ⅲ级响应各1次,成功应对了多轮强降雨,全力做好了1961年以来最长时间抗旱工作,未发生森林火灾事故,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是确保安全度汛。强化防汛体系建设,调整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深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落实落细安全管控措施,实现了不溃一堤一坝,确保了度汛安全。二是全力做好抗旱工作。各级领导按照包保责任,靠前指挥,层层压实责任,加强调度会商,成立由应急、电力、农业农村、水利、消防等部门组成的抗旱应急服务队,指导乡镇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全区共投入财政资金3700余万元,劳力53000多人次,机械设备3200多台班,机动抗旱设备132台/2523KW,新增抗旱机井500多口,疏通抗旱渠道300多公里。三是全力遏制森林火情。出台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6条措施,对重点乡镇实行“区级领导包乡镇、区直单位干部驻村、乡镇领导包村、乡镇干部进组入户”的包片驻点工作模式,组建区、乡、村三级应急力量,做到严阵以待。印制《关于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告》《致全区人民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公开信》共4万份发放到户并广泛张贴,逐户签订森林防火告知书、承诺书8.6万余份。对进山路口、火灾易发多发地段,采取卡口、卡点、卡人等措施,切实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杜绝一切森林火灾隐患。
(三)全力做好救灾工作。2022年,我区先后遭受风雹、洪涝、干旱等灾害侵袭,灾情发生后,全区积极部署救灾工作。一是做到明底数。组织各乡镇、街道、经开区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并开展了专题业务培训,摸清受灾群众的底数,对受灾困难群众进行造册登记,分类汇总台账。二是做到严程序。严格按照各项规程、政策要求,遵循“本人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布、村委上报、乡镇审批、区应急局备案”等工作步骤,规范救助对象的核定上报、补助资金的申请和办理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由财政局统一打卡发放到受灾困难群众手中。三是做到重监督。按照“四公开一监督”的要求,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救灾款管理使用全过程,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严禁平均发放、杜绝优亲厚友,实行冬春救助工作信息全公开,健全完善救助资金台账,做到手续完备、专人负责、账目清楚、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