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益阳南县:“一网三圈四协同”,代表群众心连心
作者:李双建 何振宇 张维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4-27 17:35:54责任编辑:

“谢谢你,丽红!你一次又一次为我洗头,解决我生活中的很多困难,太谢谢了!”近日,益阳市南县南洲镇东红社区12组居民孟近芳,对刚刚帮她洗完头的居民代表蔡丽红一再道谢。孟近芳今年71岁,无儿无女,患多种老年疾病,年初摔倒后导致行动不便,居民代表蔡丽红闻讯,立即带领志愿者来到孟娭毑家,帮她洗头洗澡,修剪指甲,打扫卫生,还向慈善机构申请了电动轮椅、沐浴凳、坐便器。

今年以来,南县县委以人民为中心,在全县全面启动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县委组织部从构建网格、选准代表、联系结对、发挥作用、机制配套等方面入手,着力建强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引导村(居)民代表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实现“户户有人联、家家有服务”。目前,全县12个乡镇、166个村(社区),4550名村(居)民代表参与联系群众58927户。

一网统管“微力量”

聚焦选准选优村(居)民代表,在全面深入摸排的基础上,有机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注重作用发挥,织密村(居)民代表联户工作网。

注重“实”。坚持以“村(社区)提名、群众推选、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资格审查,优先将有素质、有时间、有能力、有意愿的党员干部和法定村(居)民代表、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村(居)民小组长等人员按程序推选为代表,并采用屋场会等形式组织代表与群众见面互认。

围绕“广”。统筹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联执委、“三长”联动微网格员等基层工作力量,整合联系服务群众职责职能,引导其积极参与联系服务,增加工作抓手、延伸工作触角,确保协同推进。

突出“精”。依托数字化信息化平台,打造“码”上见代表、“码”上见政策、有事“码”上办等履职平台。通过为每名联户代表赋二维码,将各项惠民政策纳入信息平台等方式,使村(居)民通过扫码,即可了解代表信息、联户数量、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情况等,提升履职质效。

三圈融合“基层事”

围绕重点任务和群众需求,在“一网”基础上,以治理任务和服务内容为主线,构建起生态保护圈、民情服务圈、村级事务圈。通过网格化贯穿、治理圈覆盖,做到运转有效、责任闭环。

做好生态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治理,推动村(居)民代表进“三长”联动微网格,对所属河湖、林草、耕地履行网格化监管职责,推进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三长”联动工作和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有机融合。

强化民情服务。“一证一卡一清单”厘清职责,统一颁发联户代表证和履职明白卡,采用“接待+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群众诉求,形成需求清单。“一屋一栏三微群”筑牢阵地,通过悬挂“村(居)民代表户”门牌,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公示栏等方式,将代表姓名、身份职务、二维码、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开公示,加强群众监督。建立三级微信工作群,即联点乡镇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微信群;村(社区)干部分片联系村(居)民代表微信群;村(居)民代表联系群众微信群。将村(居)民代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纠纷调解、隐患排查、文明创建等工作过程中的微信聊天记录、联户走访和志愿服务图片等作为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切实减轻负担,实现村(居)民代表履职情况从纸写笔载到云端服务的转换。

优化村级事务。畅通村(居)民代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渠道,定期组织村(居)民代表参与村(居)规民约制定、集体“三资”管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等重要事务。根据代表履职情况,择优推荐进入村民委员会所属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参与村级服务,提升代表履职实效。

四制协同“精治理”

压实责任机制。体系扁平化,构建“村(社区)干部—村(居)民代表—联户群众”三级管理体系,明确县乡村三级书记责任。任务清单化,出台《南县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试行)》,建立县级领导挂帅,20个县直部门参与的领导协调工作机制,以清单化形式,明确各单位主要任务和工作职责。考核标准化,将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建立代表履职表现“一年一述”机制,采取灵活方式组织代表向推选其当选的村(居)民进行述职评议,最大力度增实效。

完善处理机制。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重点,推行“三级联动”问题处理反馈机制,由村(社区)、乡镇、县级分类受理。问题能在村(社区)解决的,定为三类问题,限期由村(社区)解决。村(社区)难以解决的,上报至乡镇,由乡镇综合分析研判后,乡镇能解决的,定为二类问题,限期解决。乡镇不能解决的重大疑难复杂问题,定为一类问题。由县长热线办分类处置,交由各相关职能部门直接办理解决。与此同时,健全了激励机制,强化了指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