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益阳南县沙港市村:用活“三招” 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见实效
作者:周芳 蒋晓涵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4-04 14:03:09责任编辑:

近年来,为凝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大合力,南县青树嘴镇沙港市村紧盯村组干部、离任村干部、普通党员、村民代表、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工作载体,用活“暖心桥”、“聚能环”、“紧箍咒”等三招,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实现基层治理“零距离”。

村民代表架稳服务群众“暖心桥”

在沙港市村,老百姓时常念叨“现在有很多事可以找村民代表,既省心又贴心”。2022年底以来,沙港市村作为试点村全面推行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引导全村52名村民代表开展“保姆式”服务,搭建起了服务群众“暖心桥”。

王明秋是沙港市村的一名组长,也是村民代表队伍的一员。前段时间,他看到片区渠道杂草丛生,既不整洁美观,又影响交通安全和农水灌溉,立马愁容满面。今年1月,他向村委提议:集中清基扫障清废。村里立即组织“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召开议事会进行商议,最终决定将其纳入当年度一事一议项目中。“从提出问题,到决策实施并解决,仅仅花了不到1个月时间。”王明秋满面笑容地表示,“我没想到能这么快就得到解决!”比他更高兴的应是周边的农户,按他们的说法,附近的稻虾面积全靠这条抗旱渠道引水。村民代表经常性地走访群众,了解他们的困难,向上反映他们的需求,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每一件,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现在,依靠像王明秋这样的志愿服务者,村里建立健全了便民、利民的三级网格群。今年以来,村民代表开展联系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2个,累计收集村民反映的各方面意见建议41条,不断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

积分存德激活共建共享“聚能环”

“环境越来越好,村里越变越美,老百姓荷包越来越鼓!”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时,村监委会主任徐道金感慨,“这都得益于“积分存德”带来的“大变化”。沙港市村是原市定贫困村,四村合一、基础薄弱,村情复杂、群众致富门路不宽。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去年5月,在全县率先采用“积分兑换”探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来,沙港市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巧用“党建+积分”这一载体,充分利用成功探索出的“积分兑换”经验,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该村通过建立积分奖励机制,以比、评、晒等方式,引导党员群众齐上阵,开展“我为家乡出份力”活动,以创建美丽、文明乡村为抓手,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参与家乡建设。村民自发参与志愿服务120多次,完成7个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加速,让小积分激发“大能量”、撬动“大治理”。九旬村民钟瑞云不禁感叹道:“村里存美德、拼积分,得实惠的这种做法,越来越有以前同劳共建的氛围了,大家都把村里建设当成自家事来办,这就是好的开始!”

村规民约约出乡村善治“紧箍咒”

沙港市村村“两委”班子围绕全村中心工作,着重将“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纳入村规民约。并将公序良俗逐条以积分制为核心创新治理方式,设立了“德育银行”制度。“德育银行”让基层治理从软约束变成“紧箍咒”从原先的感性认知转变成精准赋分,零存整兑。同时,健全奖惩机制,采取“彩虹榜”形式,对优秀先进典型予以公开和表彰,对违约反面典型予以曝光和批评,传播社会正能量,倡导文明乡风。如彩虹榜红桥上的朱建新家庭,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反哺家乡,奉献爱心,不漏一人”初心,近年来积极为家乡发展捐款捐物,带动富余劳动力20余人就业。有了《村规民约》,村里跳舞健身的多了,赌博的少了;游手好闲的少了,参与发展建设的多了;陈规陋习少了,新风新貌多了;村规民约的全新赋能,让村规不再一纸空文,“约出”文明和谐“新风尚”。